安融评级国内首家正式发布《养老产业企业评级方法和模型》
2025年1月17日,安融评级于中国北京正式发布《养老产业企业信用评级方法和模型》(PJFM-YLCY-2025-V1.0)。截至目前,安融评级是国内评级业首家发布《养老产业企业信用评级方法和模型》的评级机构。安融评级《养老产业企业信用评级方法和模型》适用范围为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养老产业统计分类(2020)》(国家统计局令第30号)界定的养老产业,具体包括:养老照护服务、老年医疗卫生服务、老年健康促进与社会参与、老年社会保障、养老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源服务、养老金融服务、养老科技和智慧养老服务、养老公共管理、其他养老服务、老年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老年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和租赁和养老设施建设等12个大类。
本方法模型中所指养老产业企业是指属于前述12个大类之一的非金融企业。相较于其它行业,安融评级认为养老产业企业的信用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安全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业务停顿风险和政策变动风险。安融评级《养老产业企业评级方法和模型》采用国际上通行的信用评级体系和框架,即BCA等级结合外部支持以得到最终信用等级的评级思路对受评主体进行信用风险评价。
具体而言,安融评级在充分考虑养老产业企业的宏观和区域实力及行业风险的基础上,构建“区域实力和行业风险”维度;在充分考虑养老产业企业的企业实力和经营风险、偿债能力、企业财务风险和企业盈利能力的基础上,构建“经营和财务风险”维度,通过“区域实力和行业风险”及“经营和财务风险”二维矩阵映射得到评级基准;再结合自身调整因素得出受评主体BCA等级;最后考量外部支持得到受评主体信用等级(模型结果等级)。在级别符号上,BCA级别以“aaa”到“c”的符号序列表示,除“aaa”及“ccc”(含)以下等级外,每一个信用等级均可用“+”“-”符号进行微调,表示信用级别略高或略低于本级别;最终信用级别符号以“AAA”到“C”的符号序列相对应,除“AAA”及“CCC”(含)以下等级外,每一个信用等级均可用“+”“-”符号进行微调,表示信用级别略高或略低于本级别。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2.97亿,占总人口比重达21.1%;65岁及以上人口为2.17亿,占总人口比重为15.4%。这一庞大的老年人口基数为养老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老年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不仅推动了养老市场规模的扩大,也对养老服务的质量与多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中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以推动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
2024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该文件在健康养老领域提出了多项改革措施,包括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以支持养老金融的发展,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以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等。
2024年11月,民政部等2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消费 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若干措施》,该文件提出了多项措施以促进养老服务消费和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包括全面推进智慧型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大力发展助餐、助浴、助医、助洁、助行、助急和探访关爱等服务,发展社区“虚拟养老院”,支持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建设和增设认知障碍照护专区等。同时,文件还强调了市场主导作用和改革创新的重要性,提出了创新拓展“智慧+”、“行业+”、“平台+”养老服务消费新场景新业态等举措。
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迫切要求,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为加快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保障老有所养,让全体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2025年1月7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公布,该文件提出了17条措施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包括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养老服务,强化以失能老年人照护为重点的基本养老服务,完善老年人床边、身边可感可及的养老服务政策措施,积极发展银发经济等。同时,文件还针对养老服务网络不够健全、居家社区机构三类养老服务不够协调连续、养老服务发展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提出了系列改革创新举措。
安融评级紧跟时代步伐,适应市场需求,实时发布《养老产业企业信用评级方法和模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